撰文者: 曾浩哲 Basepara貝思沛拉棒球學校 投手顧問
不希望你忽略的前言
在棒球的世界中,球速是很引人耳目的關鍵字,它是選手能夠晉升高競技殿堂的一張入場券,它佔據了投手運動表現中的重要地位,這或許便是現今世界中與球速提升相關的方法琳瑯滿目的原因,這恰恰應對了龐大的選手、家長、教練的需求,可惜在資訊流通快速的爆炸時代,人類接觸資訊的管道繁多,但卻難以控管資訊的正確性與否,這使得許多缺陷開始浮現,其中最嚴重的便是「訓練受傷風險上升」,舉例來說,我們可以輕易地從社群媒體管道上獲取一項提升球速的訓練技巧名為「跑投 (pull down)」,這個技巧可以協助選手提高投球強度,極大程度地讓人體獲得更大的刺激進而拓展球速的上限,而許多的選手、球迷便立即地開始嘗試這項訓練技巧,藉此達到球速提升的願景,這個過程其實是充滿風險的,第一沒有考量到訓練學中的漸進原則,這個原則告訴教練們「安排訓練強度與訓練量應該循序漸進,否則身體組織在訓練過程中,受傷的風險會提升」;第二沒有考量到投球機制中是否有一些風險因子受到助長,投手的前導腳是否能夠有效剎車,與手臂承受的壓力相關,偏偏跑投是透過跑動的方式使得身體累積更大的線性速度,前腳要面臨的剎車壓力也就隨之放大,在剎車機制不佳、身體素質不足的情況底下,同常跑投時前導腳都沒辦法好好剎車,也助長了手臂要承受的壓力。而上述僅僅是專業考量的一小部分。
當社會獲取提升球速的訓練方式的門檻極低,但卻極少掌握重要的第一性原則,如運動生物力學、訓練學、肌動學等等來協助篩選資訊,容易使得訓練效果不彰且訓練安全性低落,因此我所撰寫的這本電子書,其秉持的目標不在於讓閱讀者獲得球速快速增長的奇方妙法了,而是希望閱讀者能在閱讀類似題目時,能有更全面的視野,讓我們用安全、有效且科學的方式建構我們所喜愛的棒球世界,但同時也要提醒,本書撰寫的設想受眾並不在於教練,為了讓閱讀者容易理解,會將許多專業思考過程省略掉,然而身為教練的基礎知識應當透過完整的教育體系來建構,並藉由高強度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建構自己訓練系統的完整邏輯。
怎麼看待投球機制
身在棒球訓練環境,常常會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說法,「因為你這個投球機制不好,所以你球速才會這麼低,你看看那個誰誰誰……」、「我不會去模仿特定選手,但我會擷取不同選手的優點」,這些說法都或多或少地讓我產生了疑問,第一是哪些投球機制能夠提升球速 ? 第二則是改變投球機制與不模仿之間的存在著什麼關鍵性的差異 ?
首先我們先定義一下投球機制,「投球機制是一連串由個體運動員基於將棒球投到目標的目的產生的動作」,其中「個體」兩個字極為重要,它表明著我們雖同為人類,但各自具有獨特性,像是手的長短不一樣、關節活動度不一樣、肌力特質不一樣、受過的傷不一樣,這些不一樣例子繁多到無法一一列舉,而當我們的身體具有這麼多的差異時,我們也就注定無法完美複製另一個選手的動作,又或者無法從一樣的動作中取得同樣的良好成績。然而這是否代表著就我目前所接收到的資訊下,並沒有一個能夠極為有效率的良好投球模型呢 ? 答案是否定的,有一些關鍵事件有沒有被執行出來,仍會大幅度地影響投球動作的效率,只是每個人執行的過程與模式會有所差異,下列篇幅我會用來說明這些關鍵事件,協助選手與民眾進行自我檢核。
一. 前導腳剎車
在1988年,Elliott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簡單、精闢的結論「球速快的選手群具有在穩定的前導腳上推動身體的能力」,從此對於前導腳的基調已經被確定,穩定是最重要的元素,而觀察點我們可以聚焦在「膝蓋」的部分,速度快的選手前導腳膝蓋在觸地後是近乎不會彎曲的,反倒是速度較慢者會出現會不斷地彎曲的比例較高,也因此我們第一個可以確認的前導腳狀態便是「在前導腳碰到地面後,膝蓋彎曲角度不會變大或前移」。
當選手的膝蓋持續向前移動,會使選手在跨步過程中累積的向前能量溢散掉,也會讓骨盆、上半身失去一個穩定的支點向前方加速,上半身便無法向本壘板方向前壓,因此呈現了一個上半身較為直立投球的模樣。
而前導腳膝蓋彎曲也被許多學者認為是增加投球手肩、肘壓力的重要因素,像是Chalmers在2007年的統合文獻中便把它列為四大與肩肘壓力相關的機制之一,而其中的原因便在於當下半身的機制不佳,影響到了投球動力鍊的整體發展,在投球動作上便越容易仰賴投球手引導投球動作,導致肩肘壓力的上升。
二. 肩髖分離
你有沒有常常在投手的影片下觀察到這些字句 ? 像是「投球要有好腰力,這位投手的腰力真強」,又或者是「揮臂的力量來自於腰部的力量,所以這位投手才能夠在長局數下維持球速」,只是這個腰力到底從何而來,又要如何才能逐步發展好腰力,此篇文章便來解析投手不可或缺的動作時序「肩髖分離」。
在2001年,Stodden的研究團隊將軀幹區分為上半軀幹與骨盆,觀察到在前導腳觸地的那一刻,骨盆比上半軀幹更面向打擊者,而以右投手為例,上半軀幹仍較為面向三壘的方向,這個方向上面的差異,造成了腹部扭緊的視覺效果,也被稱之為扭轉 (twist)。良好的腹部扭轉下,腹部的組織會進一步的被伸展,如一條彈弓般的儲存彈性,這個能力如果發揮得當,可以使得投球時有更多的能量可以利用,而在運動專家的術語中,則將此生理機制稱為「伸展收縮循環 stretch-shortening cycle」。
但要自主做到骨盆面向打者,胸口面向三壘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這時我們可以靠一些動作機制來協助創造腹部扭轉。Ishida和Hirano這兩位日本學者在2004年做了一個相當好玩的研究,他們讓10位大專投手在兩種情境底下投球,一種是正常投球,而另一種則是被彈力帶綑綁住手套手。他們發現這群投手被束縛住手套手時,較難創造出腹部扭轉的角度,原因可能在於當投手跨步時,手套手的延伸能夠配合投手背轉產生大量的背轉慣性,來對抗骨盆向前轉的力量,進而創造出腹部扭轉。
前導腳腳掌下踩的方向與位置也與腹部扭轉有關,以右投手為例,前導腳若踩的太右邊,則會造成上半軀幹必須跨過骨盆才有辦法面對投手板,這不僅會使得骨盆的旋轉速度受到限制,也可能會讓上半軀幹必須提早轉動,造成腹部扭轉程度的降低。但當前導腳落點太左邊,骨盆會過早產生旋轉,這樣不僅是導致骨盆動作時機的錯誤,此錯誤也容易使胸口在前腳尚未落地前就產生旋轉,導致投球手跟不上軀幹的情形,進而增加了肩膀與手肘的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肩髖分離在高層級與低層級選手之間可能不是「分離量多寡」的差異,而是「出現的時機點」的差異,在Aguinaldo等人2007年的研究中顯示,職業投手能延遲最大肩髖分離的時間點,但最大肩髖分離的角度卻與其他層級的投手沒有差異的;而青少年、高中等級的投手中有許多人在跨步過程就提早達到最大肩髖分離(40-60度)的角度,這不僅是造成更大的手肘壓力(elbow valgus torque)的原因,也是解釋球速快慢的關鍵因素之一。